首页 · 信息公开 · 其他事项 · 正文

其他事项

中字号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度艺术教育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31日 编辑 :党辉

  2024年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陶冶高尚道德情操、提升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将我校本年度艺术教育发展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完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构设置

设置由校级领导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协同、专属部门实施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构。相关部门和院系负责人切实担起责任,形成高校领导负责、部门分工、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

学校的公共艺术教学管理和实施是由分管校领导直接领导,美育教育中心专属负责,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等部门协同实施。各部门各司其职,相关负责人切实担起领导职责,形成了高校领导负责、部门分工、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

学校美育教育中心具体负责学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实施和管理。美育教育中心负责人和美育教学教研室主任直接参与教务处关于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标准要求的研究,明确在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学时、教学要求及教学形式等,保证了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的科学有效落实。

二、构建面向人人的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

学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中课程设置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建设以艺术类限定选修课为主、特色系列专题讲座等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美育教育体系。

学校2015年开始尝试开展第二课堂活动,2020年开始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运行期间,学校二课工作受到团中央和团省委的认可和表扬。2023年,根据新形势新变化,学校重新修订了《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将二课成绩联通所有学生评价体系,学生在完成相应学分后,方可有权享有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等激励措施。目前学校使用团中央统一提供的“到梦空间”二课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科学化管理。2024年建成的公共艺术教育相关的模块有:“美育实践活动”“掐丝珐琅工作坊” “影视工作坊”“书法工作坊”“诵读工作坊”和“技能特长”的成长记录。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可以更好参与校内外的各类文艺活动。

经过一年的努力,学校在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上取得很多突破。学校投入资金建立第二课堂体验中心,每年定期加强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强化日常工作监督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成果。学校对优秀成绩单学生给予奖励或表彰,《以“第二课堂成绩单”深化学校教育评价改革》项目获批辽宁省教育厅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学校的“二课”制度,已经成为学校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助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

截止目前为止,我校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参与度,逐渐成长为校园文化活动的标志性品牌。这一品牌的形成,不仅彰显了学校对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三、建设完成两处美育实训室

公共艺术教学管理和实施过程中,学校党委和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亲力亲为。2024年3月27日赴沈阳城市学院开展学校文化和美育工作调研,考察其美育实训室建设情况,并于3月29日召开由教务处、学生处、美育教师参加的美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专题讨论学校美育体系化建设工作,并研究决定挤出自有资金40万,专门用于美育实训室(美术实训室、排演实训室)的建设。7月完成美育实训室招标工作,8月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单位入场建设,目前该项目基本成。

四、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

学校在做好艺术课程课堂教学的同时,还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为艺术课程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搭建展示平台。举办了以之当歌》为题的美育讲座。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艺术展演及竞赛活动,在各项赛事中,我们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辽宁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艺术实践工作坊二等奖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在辽宁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学校选送的学生声乐作品《像梦一样自由》获得声乐甲组三等奖;在辽宁省第二十一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里,斩获手工艺术设计赛项二等奖2个。同时,在辽宁省大中小学师生书法大赛中,学生组和教师组均荣获三等奖。这些成绩充分展现了我们在艺术教育方面的不懈努力。

国之当歌音乐讲座

学校影视工作坊于2024年拍摄微电影《承诺》,在沈阳市2所小学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影视工作坊视频作品展,利用学生主创的艺术作品,将“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彰武治沙精神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生动地传达了出来。学校注重发挥所长,利用现有资源和学生活动辐射带动本地中小学。

微电影《承诺》作品展

五、发挥艺术社团在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学校十分重视发挥艺术社团在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先后成立组建了“校文娱社团”“校影视文学社团”“装院之声”广播台”“大学生艺术团”“青马学社”等多个艺术性社团,团队成员1100余人,由校团委负责管理,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制度,配备了专职的指导教师,规范和指导艺术团的工作。通过开展方向正确、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拓展艺术教育的新空间、新形式,繁荣校园艺术文化,促进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全面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提升社团文化创新能力,校团委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进专业、进课堂,通过体验式、参与式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我校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许多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在未来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强建设:

1.改善美育条件,建好美育实训基地

在已建成的美术实训室及排演实训室的基础上,配足配齐美育教学所需要的器材设备,建立美育器材补充机制,并把我校美育设施建设纳入我校美育发展规划。持续探索影视实训室的建设工作。

2.丰富美育实践活动

继续由学校统筹规划,美育教育中心配合,开展灵活多样的具有装备学院特色的艺术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文艺专场比赛及汇报演出,鼓励学生参与演出、观看演出,让学生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之中。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让广大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精髓。探索开办“美育讲坛”,邀请艺术名家、非遗传承人入校,传扬正确审美文化,推进青年学生艺术实践。创作具有学校文化特色的各类积极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实施作品育人,提升校园美好生活感知力,激发爱国爱校热情,并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为学生接受审美教育营造良好氛围。